1.本学科点形成的历史、现状
“世界现代化与中国发展”学科形成于2003年成立的校重点建设学科专门史(中国文化史)之中外文化交流方向。经过四轮建设,本学科日趋完善与成熟,具体表现为:(1)优质资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已建成省级科研平台——欧美国家边界争端和化解研究中心,市级科研平台——淮安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校级平台——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院级平台——运河文化研究所;文物室藏品较丰,不乏珍品,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不断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和激励机制。(2)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16名成员中,35岁以下2人,36-45岁9人,46-50岁5人;博士(含在读)15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依托历史学省级重点专业,学科形成了一支协同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科研团队。(3)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不断涌现,先后获得教育部及省哲社规划基金等项目近20项,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界瞩目,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20余项。(4)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有多人次在省、市、校三级教学评比中获奖,历史文化教学团队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效果日益显著,“运河文化与运河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团队获2011年度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
2.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
经过多次整合,本学科围绕下列方向展开研究,着力打造学科特色优势:
一是世界现代化与大国兴衰研究。重点探讨近代以来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强国的衰落与工业国家的兴起、传统工业国家的发展与新兴工业大国的崛起等诸多重大历史变化,揭示大国兴衰变化的规律,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国际政治观念的变化和国家对外交往行为方式的改变,为进一步总结大国兴衰变化的经验教训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借鉴,为进一步客观认识国家关系变化规律和创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创造条件。
二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主要以现代化视野考察工业化后阶级关系的根基从土地向资本或市场转变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对传统的社会关系与家庭伦理道德产生的影响、现代化对社会不同阶层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等伴随现代化而来的问题,为我国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历史良方和预防之策。
三是世界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以现代化视野重新审视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主要研究现代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传统发展模式的瓦解与中国对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以及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发展的深刻探索和变迁。这对于我们当前发展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3.发展前景
本学科研究前景极为广阔,其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极大。从理论上说,现代化理论、现代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及社会问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可供开辟。从现实意义看,发展与扩张并存的世界现代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秩序,中国在被迫改变发展道路后,现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需要借鉴西方现代化道路上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深刻认识自身国情,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顺利实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